美對伊朗“追捕令”果真奏效?三大維度看清美伊亂局
作者:管理員來源:www.change888.com 時間:2018-08-10 10:32:29
5月9日淩晨,美國總統特朗普不顧各個國家的強烈反對,單方面以蠻橫的方式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美國財長隨後錶示,將立刻採取行動回響總統決策。計劃在90天和180天的緩沖期過後,美方將重新全面執行對伊朗的經濟制裁,包括商業服務、金屬貿易、伊朗能源及金融機構都位列其中。
在本周這壹事件持續發酵,特朗普威脅稱與伊朗和美國做生意之前兩者取其壹,勢要各國迫於淫威而與伊朗劃清界限。在美伊制裁的“追捕令”中,伊朗的現狀如何?各國又有何動作?本文將做解析。
美國到底是怎麽想的,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能得到什麽?
在中期選舉前控制油價高企(尤其是汽油,石油需要冶煉)是特朗普壹直想做的,如果油價始終居高不下,那麽能源消費佔比將會上升,這會擠壓居民對其他消費品的的支出,最終導緻的結果是通脹上升。
而美國70%的經濟都是靠內需拉動的,通脹加速上揚又會導緻美聯儲更激進的加息政策顯然對經濟不利,特朗普若想更好的推行政策,甚至在2020年獲得連任其所在的共和黨必須在參、眾兩院維持絕對控制。
這也是特朗普有意將11月4日定為各國進口伊朗石油最後期限的原因之壹,本周他也只是圍繞黃金貿易、汽車業實行經濟制裁,伊朗的能源業和石油交易在11月4日前至少能免於毒手。
此次特朗普對伊朗的最高限度制裁(依據美國國內內法但違背世貿組織規則)其實是想實現三大戰略目的。
首先,石油業收入佔伊朗外匯總收入的壹半以上,美國掐斷其經濟命脈旨在迫使德黑蘭停止其核和飛彈計劃以及參與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地區沖突。另外,在美國制裁伊朗時,沙烏地卻享受著油價上漲的紅利,這進壹步制造了沙烏地與伊朗的尖銳政治對立,推動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代理人戰爭。
其二,壹國的能源掌控權利是十分重要的,在北約問題談判的時候,特朗普曾指出德國完全被俄羅斯控制,為天然氣嚮其支付數十億美元,而不願意增加軍費開支在GDP的佔比。
之前容克訪美也是提到增加美國的大豆、天然氣的進口,美國通過切斷歐盟的石油貨源(包括亞洲的印度和日本)來迫使他們回到美國的頁巖油。
在2015年後,伊朗逐漸將原油產量和出口規模恢復到制裁前的水準,給美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饒了壹大圈,讓這些國家重新回到美元霸權的統治,被剝削和奴役,這樣既削弱歐盟日本,又鞏固美國的經濟霸權。
所以歐盟在對伊朗制裁問題上壹直持很大異議,德國經濟部發言人阿萊馬尼8月8日錶示,德國對美國重啟對伊朗制裁錶示遺憾,認為美國的域外制裁違反了國際法。阿萊馬尼重申,只要伊朗繼續遵守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德國也將繼續履行該協議。
最後其實現在壹個三足鼎立的局面正在成形。因為從6月份的OPEC會議來看其影響力在削弱,俄羅斯和沙烏地已經繞開這壹體系單獨談判。美國要求沙烏地動用200萬桶/日的閑置產能,但這既不符合此前恢復到100%的減產執行率也不符合分配給各國的產出份額,如果沙烏地照做那麽其實是變相架空了這壹組織的約束。
美國借助科技改革和6.6億桶的戰略石油儲備勢要在石油價格上重獲話語權,目前沙烏地、美國、俄羅斯的總產量已經能滿足三分之壹的全球需求,三者的體量都在1000-1100萬桶/日。美國雖然連續第二周產量下滑至1080萬桶/日,但是沙烏地7月也只有1029萬桶/日,略降低20萬桶/日。
各國都是怎麽應對的
☆雷聲大,雨點小的紙老虎歐盟☆
在簽署伊核協議處於對廉價能源的需求,歐盟各國都加大了與伊朗的業務投資往來,西方提供先進的技術和資本投入形成了壹個雙贏的局面,僅德國就佔歐盟總投入的60%。
在8月6日,英、法、德三國外交部長與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錶莫蓋裏尼發錶聯合宣告,裏面提及對美國重啟伊朗制裁的遺憾並宣佈正式啟動“阻斷法案”。
“阻斷法案”(Blocking Statute)系1996年引入歐盟,當時即為反制美國“域外法權”。按此法令,如美國對別國的制裁殃及歐盟企業,涉事企業無需遵守相關制裁法案,還可索賠損失及沖銷外國法院基於制裁法案所做判決的影響。
同時,歐盟希望繞開美國結算體系,啟用歐元結算並擬激活伊朗央行的賬戶,使其能夠免於經濟上的孤立。
盡管歐盟錶態和措施堅決,不過當地的企業可不敢冒這個風險,比如德國汽車三巨頭之壹的戴姆勒賓士集團就宣佈中止在伊朗增產計劃。此前,道達爾、西門子、標誌、德國安聯保險公司、丹麥馬士基航運公司、荷蘭皇家航空、奧地利航空等超過10家歐企宣佈自願暫停或減少與伊業務往來,以求免於風暴中心。
有分析稱,歐盟與伊朗交易佔比僅佔全球貿易的0.6%,而在美國的歐洲公司帶來的收入是伊朗的35倍,孰輕孰重壹目了然。所以歐盟到底有多少實際舉措去和美國硬掰手腕令人生疑,可能這只是壹場政治作秀罷了,而伊朗就變成了壹顆可有可無的棄子。
☆趨炎附勢的日本、韓國、印度☆
亞洲的發達和新興國家經濟體是主要的石油需求國,為徹底遏制伊朗石油出口,美國壹直在遊說印度,中國和日本等石油進口國,以結束對伊朗的原油採購。據跟蹤公司Kpler稱,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佔伊朗5月份出口量每天270萬桶的近65%。
6月的貿易數據顯示,印度自伊朗的石油進口已經同比減少了25%,6月份伊朗的石油進口數量已由77萬桶/日減少至57萬桶/日。
不過印度並不老實,背地裏還在搞小動作,7月份從伊朗的原油進口較6月大增30%至76.8萬桶/日,分析稱是為了趕在制裁前的搶貨行為。不過迫於美國的威懾,8月可能會繼續減少從伊朗繼續購買石油。
印度國家銀行已經通知煉油廠,在11月4日之後將不再提供歐元支付途徑,同時做好尋找替代供應商的準備。
韓國是伊朗精煉油的頭號買家,不過有消沈其可能在9月份降至3年來最低水準,之前其進口的峰值是1850萬桶,而在2015年12月份與伊朗關系最緊張的那段時期,總進口量只有200萬桶不到。
日本和印度壹樣也是在耍滑頭,5月的進口量同比暴增31%,創下8個月的新高,達到了21.1萬桶/日。不過隨著美國的高壓鐵腕政策,日本也已經妥協。
日本海運商也正在通知客戶,可能從9月以後不再運輸伊朗原油。三菱日聯銀行已告知石油經銷商,將從夏季開始停止結算伊朗相關的交易,除非日本能得到美國豁免制裁的保證,瑞穗銀行也在考慮類似政策。由於當前石油以美元計價為主體,交易商無法繞過美國銀行支付體系購買石油。
日本意味外交部官員稱,“我們能做的壹切就是與美國談判,說服他們豁免日本”。其實上述的各個國家頻繁諂媚都是為了獲得美國的豁免權。
伊朗國內是什麽態度
特朗普曾嚮伊朗拋出過橄欖枝,他錶示:“我仍然願意達成壹項更全面的協議, 解決伊朗政府的各種惡意活動,包括其飛彈開發計劃及其對恐怖主義的支援。”所以他的意思很明顯,通過極限施壓來實現利益最大化,所有的政權博弈不過是壹場利益交易。
但是魯哈尼的態度很明確,妳要和我談判妳就得展示出誠意,美國人必須先證明他們願意用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經濟上的制裁孤立強迫其回到談判桌。在本周三會見北韓外交部長時,他還告誡美國不可信,不遵守任何義務。
從道義立場角度來看,在伊朗沒有違背核協議的宗旨時,其本身是佔據法理和道德立場的,不過這對於伊朗的民眾可能很難理解。
據伊朗通訊社本月報道稱,該國石油公司預計今年出口將下降50萬桶/日。伊朗官員私下預測至少下降100萬桶/天,而壹些行業分析師警告說,它可能超過200萬桶/日。
由於經濟停滯和政治外壓的雙重打擊,伊朗本國貨幣裏亞爾已經崩盤,僅今年4月以來貶值超過50%,通貨膨脹高達203%,是官方宣佈的10.2%的20倍。
年輕人的失業率飆升,而生活成本壓力與日增大,惡化的經濟形勢導緻民眾批評魯哈尼的中東政策,特朗普也達到了煽動民情的目的。
現在伊朗處於壹個尷尬的地步,倘若其服軟和美國進行單獨談判,這就把壹直袒護其的歐盟置於壹邊,由於美國的百般刁難其也難套得便宜。
但是美國方面真的有決心去將其石油出口降至0也是壹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其之前有過豁免部分國家的打算。本次美日的貿易談判,美國急切的想打開農產品(5.53 +0.36%,診股)出口的新市場,兩國除關稅汽車問題外,是否豁免日本從伊朗進口原油也是美國的壹大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