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
作者:互易市場來源:www.change888.com 時間:2019-02-28 09:20:25
當流動性進入銀行體系後,能否有效運用和傳導出去,取決於資金供求雙方的意願和能力。若信用擴張受到多重約束,金融體系“有錢”難以運用出去,這種情況下僅靠總量調節則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實際上,調節好結構有助於控制好總量,結構調節不好,總量可能也調控不好。因此,我國貨幣政策正在古早的總量調控上更頻繁地顯示出結構性特徵,以更好地對實體經濟發展薄弱環節進行支援。央行日前PO的《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就此指出,“在總量上保持合理充裕的同時還要考慮調整結構,更有針對性地疏通貨幣政策傳導通路,把金融資源更多引嚮實體經濟”。
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作用
《報告》明確,穩健貨幣政策保持松緊適度的“度”,主要體現為總量要合理,結構要優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也就是說,壹方面要把握流動性的總量,既避免信用過快收縮沖擊實體經濟,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響結構性去杠桿;另壹方面要把握流動性的投嚮,著力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的作用,在總量適度的同時,把工夫下在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上。平衡好總量和結構的關系,做到“松緊適度”,需要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
我國貨幣政策壹嚮註重與信貸政策、產業政策等協調配合,在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方面有長期的實踐和較好的基礎,如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工具等,在支援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結構性貨幣政策和精準調控是大的趨勢。”中信證券(24.050, 0.00, 0.00%)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談到,次貸危機以來,各主要經濟體都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結構性的貨幣政策,例如,美聯儲購買MBS,日本央行購買ETF和J-REITs,歐央行的資產購買計劃和TLTRO等,這些政策都具有針對特定資產的結構性特徵。實踐證明,結構性貨幣政策在解決結構性的經濟或金融問題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從我國去年的貨幣政策工具創新來看,TMLF、CBS、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等創新工具均是針對特定資產的結構性設計,這也將是我國未來貨幣政策的發展方嚮。
更精準引導資金流嚮特定領域
2018年,央行進壹步創新和運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著力提高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支援,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壹是四次定嚮降準釋放中長期資金,優化流動性結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小微、扶貧、“雙創”等普惠領域和民營企業、債轉股等領域的支援力度。二是創新信貸政策支援再貸款發放模式,採用“先貸後借”的報賬方式,引導金融機構將資源更多投嚮民營、小微企業。三次增加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共計4000億元,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0.5個百分點。在12個省份開展優化運用扶貧再貸款發放貸款定價機制試點工作。三是擴大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的合格擔保品範圍。將不低於AA級的小微企業金融債以及未經央行內部評級的正常類普惠小微貸款、民營企業貸款、綠色貸款納入合格抵押品範圍,將普惠金融小微企業貸款考核口徑從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擴至1000萬元以下。四是發揮宏觀審慎評估(MPA)的結構優化作用。增設專項指標,考察金融機構支援小微、民企融資和債轉股等情況。五是創新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六是創設定嚮中期借貸便利(TMLF)工具,嚮主要金融機構提供優惠利率的長期流動性,數量與其支援小微、民營企業的力度掛鉤。七是加快推進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
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在發揮引導作用,支援和改善小微企業、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方面取得較好成效。2018年,普惠口徑小微貸款大幅多增,年末余額同比增速比上年上升8.2個百分點,融資成本趨於下降,12月份新發放的1000萬元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6.28%,比上年同期低0.26個百分點。2018年末,金融機構對普惠口徑小微主體授信181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465萬戶,增長34.5%。2018年末,民營企業及個人本外幣貸款余額佔非金融部門貸款余額的61.6%,較上年末提高0.7個百分點。2018年末,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貸款余額合計90.6萬億元。其中,國有企業貸款余額47.7萬億元,佔比52.6%;民營企業貸款余額42.9萬億元,佔比47.4%。民營企業貸款與國有企業貸款佔比大體相當。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援工具啟動以來,民營企業債券融資也出現改善。
中金宏觀分析認為,中長期來看,央行可能更多地使用近期新創設的政策工具,並繼續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未來,預計將繼續“試水”中小企業再貸款、TMLF、CBS等新的政策工具,並酌情適時加大使用頻率和“劑量”,以求更精準地引導資金流嚮市場薄弱環節和效率更高的實體經濟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