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保證金交易的交易技巧與心理素質培養
作者:管理員來源:www.change888.com 時間:2018-05-14 14:58:46
以壹些外匯投資者粗淺的經驗,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時,充足的資金,充足的時間,準確的走勢判斷,高超的交易技巧與良好的心理素質,五個條件缺壹不可。但涉及外匯交易的書籍以及各種外匯講座,往往偏重於走勢分析,極少涉及交易技巧和交易心理。投資者經常聽到這樣的話,外匯交易就是壹買壹賣,按機率也應有50%的勝率。其實結果如何,大家自然明白。自本期起,投資者結合自己的經驗與接觸到的顧客交易實例,就普通外匯投資者在交易技巧與交易心理方面的通病進行壹下粗淺的探討,從中可以看出與優秀的外匯交易顧問的差距所在。
通病之壹,操單易受貪欲左右,逐步放松了對投資風險的警惕性,甚至根本就不懂得合理控制資金風險。
對於外匯保證金交易,大部分理論書籍將其定性為“中風險,中收益”的金融商品,那是針對放大十倍的操作方式而言的。實際上,目前日本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因公司而異,有十倍到壹百倍的各種操作方式。比如CTI公司當日交易保證金為壹仟美金,可操作十萬單位的外幣,等於放大了壹百倍。這時,無論如何不能說是“中風險,中收益”,只能說是“高風險,高收益”。但投資者個人認為,允許放大壹百倍並不是壞事,如果懂得控制風險的話,會使交易方式更加靈活,操作余地更大。按兩萬美金開戶計算,如果每次進壹枚單的話,等於只放大了五倍。只有壹次進二十枚單的情況下,才是放大壹百倍。如果會合理運用的話,等於說這種操作方式為投資者創造了從“低風險,低收益”到“高風險,高收益”的廣闊選擇空間。當遇到大規模幹預,或是象奧尼爾辭職這樣的突發事件時,壹百倍的杠桿效果會使投資者得到更大的獲利空間。但關鍵是,這種放大效果不能濫用。更不能認為允許放大壹百倍就每次操作都按此比例進行。如果壹意孤行的話,就等於把自己逼上了高風險之路。
投資者就親身經歷過這樣的客戶,他有很長的股票投資經驗,自認為對走勢判斷很有信心。壹萬美元的資金,壹次買進十枚美元/日元。到晚上十壹點已獲利壹百余萬日元。他認為這次賺大了,安心地回家睡覺了。第二天壹覺醒來,已出現了Margin Call。最後總資金增加到三萬美元,仍然保不住沈重的倉位,只好砍倉走人。出現這樣的結果,根源在哪裏?能說外匯保證金這種金融商品不能賺錢嗎?不能,因他中間已經賺了壹百多萬。能說他對走勢判斷不準嗎?也不能,因他的短線判斷是正確的。那麼歸根結底,只能說他的風險控制意識不佳,不擅於安全地運用資金。
很多外匯投資者都有這樣的體驗,剛開始做時,都賺錢,雖然賺的不壹定很多,畢竟是賺。但時間壹長,虧的就多起來。這是什麽原因呢?很多人說是begin lucky ,新手運氣好。其實不然。其中重要的兩個原因,壹是不設止損(關於止損問題,後面還要單獨探討),二是隨著小賺次數的增多,貪欲不斷膨脹,開始時的謹慎態度沒有了,放松了對資金的安全控制,運用的資金開始超出自己能夠承受的限度,結果壹但走勢判斷錯誤,就會深深的套牢,最後落得個砍倉出局的結果。可以說,外匯投資的徹底失敗者,十有八九是上述兩個原因造成的。如果會合理地運用資金,適當地止損,即使是新手,也不會出現輸得精光的後果。
投資者從去年七月份開始承擔壹部分培養新人的工作。印象較深的是壹位剛入道不久的金融顧問,他可以說真正理解了投資者上述觀點的精髓。每次做單,都是謹慎地運用資金,長短線結合。形勢不妙,即果斷止損出局。結果他的五,六個賬戶無壹虧損。四個月的時間,其中最多的壹個兩萬美元的賬戶盈利達到八仟美元,月收益率達到10%。論經驗,論走勢判斷,他可能還無法與有經驗的客戶和老金融顧問相比,但為什麼他會取得如此好的成績呢?正因為他懂得如何合理地控制風險。外匯保證金交易能夠賺錢,對此投資者深信不疑。但是如果不會合理地運用資金,任由貪欲左右,那麼離失敗就只有壹步之遙了。外匯保證金交易由於採用了杠桿原理,本身已將盈利的可能放大了幾倍至壹百倍,那麼還要貪到什麼程度為止呢?以上述金融顧問為例,月收益率10%的投資,其他哪個行業會有可能呢?
投資者認為,能否合理,冷靜地運用資金,正是普通的外匯投資者與優秀的外匯交易顧問的根本區別之壹。從投資者接觸到的實例看,很多外匯投資者在資金運用上的通病有這樣幾種:
壹是盲目建立超出承受能力的倉位。原則上講,壹次動用的資金不應超出全部資金的10%,最多不應超出全部資金的20%。即壹萬美元的賬戶,壹次應以壹枚單為限,最多不應超過兩枚。這樣的話,即使走勢判斷錯誤,在及時止損的情況下,仍能保證有較充足的資金進行下次交易,爭取盈利機會。而且,普通的外匯投資者由於經歷的各種場面畢竟較少,倉位較輕的情況下,即使遇突發事件,也不緻於驚慌失措,便於冷靜對處。相反,若倉位較重,則易出現遇劇烈波動處置不當,導緻大損的結果出現。
建立較重倉位的情況,往往出現在投資者有小賺的情況下。見小利而頭腦發熱,貪心頓起,忽視了自己的承受能力。投資者曾遇見過這樣的客戶,他於去年十月份用壹萬美元建立的賬戶,在美元/日元自119至123的上漲過程中壹路買進,壹個月賺了三仟美元。然後開始頭腦發熱,在123.60附近每隔十點八點即買進壹枚,總數達到三枚。當美元升到125臺時,投資者多次建議,美元即將見頂,宜獲利減倉。但他的口頭禪是,做外匯靠的是運氣,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結果十二月六日,美國財長奧尼爾突然辭職,美元在幾個小時內狂跌350余點。為保險起見,他打算鎖倉,結果慌亂之中叫單錯誤,又買進三枚新單,總數達到六枚。當重新穩定情緒,鎖定全部倉位時,已形成六對,十二枚單的沈重倉位,與死倉無異。就因壹時的貪心,不註意合理運用資金,所持倉位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能力,造成本利無存的後果。
因此,在進倉之前,首先要有思想準備,如果虧,能承受多大的虧損,那麼就按照能承受的限度進相應的倉位,切忌壹廂情願地認為進倉後就肯定會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嚮發展。要想好,如果反嚮波動怎麼辦?在做好最壞的打算後,遇劇烈的反嚮波動才不緻於驚慌失措。可以說,合理的倉位與嚴格的止損是控制風險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二是逆勢加倉,即俗稱的“加死碼”。這是很多外匯投資者常犯的錯誤。其實這種做法是股票操作的常用手段,其出發點是希望減小虧損的平均價位,在出現較小反彈時,即能保證不出現虧損。但實際上這種做法用於保證金交易時,存在著較大的風險。股票投資與保證金投資的最大區別在於股票不存在追加保證金的情況 ,而保證金交易壹但出現較大的反嚮波動,是需要追加保證金的。這樣的話,在已經出現虧損的時候再去增加倉位,壹但繼續反嚮波動,虧損將會成倍增加,出現砍又砍不動,挺又挺不起的尷尬局面,稍壹猶豫,就會追加保證金。因此,沒有相當大的把握,不要採用這種手段。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少量進倉,在走勢判斷正確 ,出現贏利的情況下,再順勢逐漸加倉,這樣才能保證立於不敗之地。
因此,請外匯投資者切記,外匯投資,只有抱著謹慎的心理,採取正確的操作方式,合理運用資金,才是邁嚮成功的唯壹之路。
通病之二,不設止損。
外匯市場風雲變幻,隨時會發生預料不到的變化。世界上找不到壹個敢肯定自己每次判斷都正確的交易師。因此,外匯市場上只存在兩類人,壹類是輸少贏多的人,壹類是贏少輸多的人。為保證投資者在判斷失誤時,不至於泥足深陷,因壹次失誤而緻命,設立止損盤可以說是不二法門。外匯保證金交易由於杠桿原理的存在,盈利與損失都放大了若幹倍,而且存在追加保證金的情況,因此,外匯保證金交易不同於股票,不設止損,可以說把自己置於較大的風險之中。有壹位日本著名的銀行外匯交易員,有幾十年外匯交易經驗。在銀行工作時,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後轉職到壹家專業外匯公司,成績大幅下降。他自己總結自己的失誤,唯壹也是最大的壹條,就是過於自信,不設止損。資深的交易員尚且如此,普通的投資者有什麽理由不這樣做哪?因此,可以說,設立止損盤,是保存實力,爭取少輸多贏的必須手段。
普通的外匯投資者,在止損盤的運用上,最易犯的弊病有三種。
壹是過於自信個人的判斷,或自認財大氣粗,不屑設止損。要知道,外匯市場的每壹波大浪,都要在仟點以上。美元/日元從264到79的歷經十年,近兩萬點的大浪,其始點距今也不過只有二十年,誰能說歷史不會重演呢?如果遇上這樣的大浪,按50倍的杠桿效果計算,壹枚單的損失就要1850萬日元。請問,有哪位自認有這樣的財力呢?不設止損,任隨市場變化,對於投資者來說,就如劃木槳小船橫渡大海,其危險性不言自明。這樣的投資者,遲早會受到市場的懲罰。
二是心中有止損,盤上無止損。這樣的投資者往往擔心無謂的止損會產生不必要的損失。但人性的弱點往往造成這類人在市場走勢接近自己的止損點時,猶豫不決,不肯服輸,止損點壹退再退,等到忍無可忍時才被迫平倉出局。往往產生的損失大大超過預計。
三是隨意用壹個金額作為止損點。止損點的設定,可以說是職業交易顧問與普通投資者的最大區別之壹。職業交易顧問懂得運用各種技術手段,根據每個幣種的不同特點,合理擺放止損點。在市勢未翻轉的情況下,避免止損盤被碰上:在市勢反轉時,可盡量減小損失,從而達到止損的最終目的。而隨意用壹個金額或點值作為止損點,往往出現打上止損,即朝預定方嚮繼續前進的情況,產生不必要的損失。
通病之三,分析判斷不是建立在周密而自信的判斷基礎上,盲目聽信消息或迷信某些匯評。
外匯市場相對於股市等投資市場而言,是相對公平的市場,人為操作的難度較大。但同時,外匯市場也與其他投資市場壹樣,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真假難辨的情報。如何從這些消息中去偽存真,作出正確的判斷,是外匯投資者必備的素質。在最近的兩年中,類似的因消息誤導而導緻投資者大損的情況就有多次。我想在前兩年踏入外匯市場的外匯投資者最慘痛的教訓就是在135附近買入了美元/日元。當時,可以說所有的消息都說日元要去140,甚至160,這其中包括號稱日元先生的榊原英資。很多投資者盲目輕信,瘋狂買入。但結果是美元從135開始幾乎沒有比較像樣的回調,壹路跌到115。在這場大跌中,我認識的投資者輸掉上億日元的就有數人。在下跌的過程中,市場關註的焦點先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爭端,再是美國的雙子赤字,最後是美國企業的會計醜聞。回頭大家再冷靜的想想,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每年都在打,美國的雙子赤字也不是去年才開始有,至於會計醜聞不過是股市回落的副產物,這些因素會導緻美元的狂跌嗎?大家再回頭看看日元在135附近的圖形,連續在132至135之間爭執了五周,都沒有有效上破135,至少證明135是中期難以逾越的天頂,這時再不醒悟而堅持買入,除了失敗,不會有第二個結果。有很多人認為去年三月七日的大跌是日本年度結算資金回流的結果,其實,日本的大型輸出企業,象豐田,日產,都有自己的外匯部,都有壹批精通控制外匯風險的專家,雖然年結集中在三月末,但往往在二月即開始著手回流資金。去年的走勢,從圖形上已清楚地預示了這次大跌,市場要這樣走,理由不過是順應走勢由人編出來的而已。
再壹個明顯的例子。今年五月份,金融大鱷索羅斯公開說他買入了歐元等非美貨幣。這時很多人認為跟著他走不會有錯。可是大家再冷靜的想想,索羅斯是靠什麽賺錢的?可以說,除了已破產的老虎基金,沒有比他再大的投機家了,投機說白了就意謂著把別人的錢想辦法裝到自己兜裏,大家都跟著他賺錢,這錢從哪裏來?我曾經看過壹位日本著名的大銀行交易員的文章,他指出,在美國有壹個投機家的團體,定期會召開會議,即使像他這樣超大銀行的資深交易員,也難以踏入這個圈子。但他因在紐約工作時間較長,會從外圍得到壹些消息,往往被言中。因此說,外匯市場雖然相對公平,但遇重大事件,被操縱的可能性還是有的。特別是輿論操縱。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子外,其他像美伊戰爭,歐元降息,走勢(至少是短期走勢)往往與事先的輿論相反。因此,作為普通的投資者,因信息通路,交往範圍,技術水準的限制,往往容易陷入這樣的陷阱。為避免踏入誤區,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輕信重大事件出來前的輿論,待消息出盡,走勢穩定後,再入市不遲。投資市場畢竟是賠錢容易,賺錢難。想保持不敗,不能靠博大,而應靠準確把握時機。寧可錯過時機,也要保證準確率。
再就是迷信匯評的問題。匯市也好,其他投資市場也好,神仙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很多著名的投資機構,匯集了大批精英,也難以保證只贏不輸。我自己也負責起草每日公司的投資建議,但因有時間限制(每天十二點前必須交出),自己也感到有些分析是不充分的。但長期關註的幣種,往往自信強壹些。因此在看某匯評時,要註意起草匯評的人哪個幣種比較擅長,在哪個階段(單邊勢還是震蕩勢)比較準確,明白了這些,加之自己的判斷,準確率就會大大提高。比如前壹段,我嚮客戶推薦過saxo bank的歐元分析,但我發現該分析的趨勢判斷較準,但stoploss被打上的幾率較高,就建議放大止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至於壹些自營投資機構的匯評,建議還是不看為好,因這樣的匯評往往目的不純,有有意誤導顧客只嫌。
通病之四,長中短線不分。
我發現很多客戶或者是新入門的交易員,進單之後,就壹動不動的盯著盤面看。問他在幹什麽,他說在盯盤。再問打算到什麽價位採取動作,回答不知道。結果是心情不斷隨著盤面的上下起伏而緊張不已,最後往往是稍遇盤面劇烈波動或稍遇阻力就被震倉出局。往往是應賺幾百點的單子,只賺個手續費就出來了,或是本應不虧的單子虧著出來了。
這個行業做久了都明白,出倉比進倉還難。因為出倉點位不僅考驗趨勢的方嚮判斷能力,更考驗對趨勢的周期,走勢特點,延展長度的諸因素的綜合判斷能力。跟隨道聽途說的消息或是匯評進場,也許方嚮是對的,但何時出場,往往因人性的弱點而顯得猶豫不決。因此經常出現賺少了,後悔;虧了,更後悔。結果大部分匯友都變成了範仲淹,贏亦憂,虧更憂,無時不憂。長此以往的話,即很難在匯市有所作為,獲得收益,又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逐漸就會喪失自信。
其實,作為壹個合格的投資者,在每次進場之前,應對趨勢方嚮有個大緻的判斷,即此單是長線,中線還是短線。如果判斷是短線的話,進場之後掛個OCO單,然後在到達指定點位之前稍加註意即可,沒有必要始終盯在盤前。如果判斷是中長線單的情況下,預先估計壹下可能到達的點位,設好止損,即可離開盤前,考慮幹些其他的事情。當走勢按照自己預想的方嚮走時,可考慮用止贏單托著走,保證不再出現虧損。壹旦出現強烈的單邊走勢,用這樣的方法,往往能抓到肥厚的魚身,但想把整條魚都吃到嘴裏,那是投資大師也辦不到的,那種情況只能說是運氣,是賭博,不符合投資學的理念。許多投資者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往往在自己很少看盤的時候賺到了大錢,始終盯在盤前,反而賺不到錢。這說明缺乏心理素質的系統培養,同時說明運氣好,否則可能是輸大錢。
無論是長線,中線還是短線,投資者在進場前最應作好的心理準備是,此次進場,能夠承受多大的損失或想承受多大的損失。這實際又回到了以前多次提到的止損問題。投資者最容易遇到的情況是本來想抓個短線,結果不設止損,又不主動認輸,短線變成了長線,可惜是個虧損的長線。
能否判斷好短中長線走勢,要看分析技術與經驗的水準。能否把中長線的單子的盈利拿到手,則要看技巧與心理素質如何。希望匯友們能明白這個道理,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訓練。
通病之五,猶豫不決,因小失大。
保證金交易因有杠桿原理的存在,很小的波動帶來的盈虧都是相對較大的,因此,優柔寡斷是保證金交易的最大敵人之壹。果斷的行動來自於自信的判斷,但即使有自信的判斷也未必會採取果斷的行動,這其中的原因,即有性格上的問題,也有經驗及是否經過系統的心理訓練等諸方面的問題。
這點通病,普通客戶的錶現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壹是盲目自信後的猶豫不決,心存僥幸。這部分客戶以原來做實盤的客戶居多。做實盤,因不需要追加保證金,產生的盈虧相對較小,心理壓力也就相對較小。因此有很多客戶就抱著“反正我也不急著用這筆錢,不信等不回來“的心理來操作,結果往往僥幸成功,或者說因與保證金交易的原理不同,只要等得起,這樣做實盤交易成功的機率反而較大。殊不知,保證金交易雖然在判斷趨勢上與實盤相同,但在交易技巧及對心理素質的要求上,與實盤可以說有天壤之別。這種巨大的差別主要來自於盈虧的額度上。實盤交易當出現虧損時,大不了當存定期。但保證金交易壹旦出現虧損,往往需要再拿出大筆的錢來保,壹旦失敗,不僅初期投資蕩然無存,將來還需要多少錢來保還是個未知數,這時給投資者帶來的心理壓力遠非實盤可比。我就遇見過這樣的客戶,在國內做實盤時從未輸過,認為外匯投資是壹種好的投資方式。到日本後,聽說有保證金交易,可以說欣喜萬分。用他自己的話說:國內原始股階段不懂投資,沒趕上,到日本後有這樣好的投資方式,這不跟撿錢包壹樣。投資初期,確實小有斬獲,但後期開始出現虧損,這時他的心理就擺不平了,開始心存僥幸,用操作實盤的心理及方法對待。投資者雖多次提醒,但他對虧損的部分如何處理始終猶豫不決,結果虧損越拉越大,直至無力可保,砍倉走人。二是技術中途半端,想贏怕輸產生的猶豫不決。這些客戶大多是已在匯市上積纍了壹定經驗的客戶。保證金匯市完全不同於股市,盲目入市,盈利的幾率極小。這部分客戶往往是在匯市上吃過虧的,在積纍了經驗與教訓後,對匯市的風險已有了較深的認識。但正因這種認識,加之技術與技巧不太過關,導緻贏的時候不敢贏,怕再次被套。但輸的時候,由於人性的弱點,對何時止損又猶豫不決,導緻贏小虧大,最終還是成為匯市的失敗壹族。三是計較微小的損失帶來的猶豫不決。出現這種情況的客戶則完全是心理素質不過關所緻。明知方嚮不對,但總是希望能在損失較小的價位止損。結果是走勢壹去不回頭,想要的價位永遠在過去才有,導緻虧損遠遠大於預想。
通病之六,過分註重利息。
因保證金交易是以貨幣對為交易單位,因此就存在大部分貨幣對買入時賺利息,沽出時付利息的情況。往往有的客戶就因過分看重利息而願意做買單,不願意做沽單。漲勢時還可以,跌勢時,這種思考方法導緻易逆市操作,易深度套牢。其實,保證金交易由於杠桿原理的存在,利息收入只是微不足道的部分。以日本目前存在的各家公司交易的美元/日元為例,買入時壹天最高的利息也不過壹仟日元左右,用點數計算,不過壹點的浮動盈虧。只有深度套牢,連套幾個月甚至以年計算時,這些利息才會成為負擔。而在前文中我已多次提到,專業的做法,每次交易,必下止損,這樣的話,根本不會使利息成為負擔。因此說,做保證金交易過分看重利息是要不得的想法。
以上幾點客戶易犯的通病,是大部分外匯投資者在與客戶接觸時總結出的壹些膚淺經驗。而外匯保證金交易也需要充足的資金,充足的時間,較強的趨勢判斷能力,較高的交易技巧和過硬的心理素質。要想在保證金交易中有所作為,取得成功,以上五個條件缺壹不可。只要壹項不具備,等待投資者的就只有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