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梅:成也脫歐 敗也脫歐!
作者:互易市場來源:www.change888.com 時間:2019-05-30 09:22:50
還是未能等到議會第四次脫歐協議投票時間的到來,更無法等到2022年全國大選的如約而至,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將於6月7日提前交出首相權杖。整理發現,不到三年的任期中,特蕾莎·梅先後三次明確錶示過辭職意嚮,而這壹次則算是真的走出了唐寧街10號。
梅首相也許沒有想到,自己的職業生涯會與師弟、第75任英國首相卡梅倫發生那麽多的交集與關聯。兩人不僅均畢業於“超級精英”薈萃的牛津大學,而且在卡梅倫擔任首相後,作為保守黨首任女性主席的特蕾莎·梅還被欽點為新內閣的內政大臣,及至卡梅倫連任,特蕾莎·梅又繼續出任該要職。但兩年之後,躊躇滿誌的卡梅倫同意了保守黨內疑歐派議員就英國脫歐舉行公投的提議,結果52%的英國人將自己手中的選票投到了脫歐壹邊,大失所望的卡梅倫在發錶了辭職演說後吹著小曲扭頭走人。隨後,保守黨黨內圍繞首相寶座展開激烈“宮鬥”,豐富的從政經歷與出色錶現尤其是並不鮮明的留歐立場,讓特蕾莎·梅獲得了黨內脫歐與留歐派同誌的共同力挺,最終在女王面前僅僅用了壹頓飯的功夫便完成了與卡梅倫的權力交接。
大凡壹國首相執政治國,無不將主要精力傾註在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事務中,但特蕾莎·梅卻不是,準確地說是無暇顧及,因為自上任以來,梅首相壹直在為脫歐協議能否得到歐盟的認可與本國議會的支援來回奔波,甚至可以說其首相生涯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浸泡在了英國脫歐這壹苦差事上。對此有壹件事可以拿來作為佐證,那就是在特蕾莎·梅與波蘭總理會晤時,翻譯誤稱她為“脫歐女士”,而特蕾莎·梅當場報之的無奈壹笑。
應當說特蕾莎·梅與前任壹樣在內心裏有著希望英國留歐的訴求,但作為民選首相,特蕾莎·梅又不能不順從民眾脫歐的意嚮,於是有序脫歐成為了梅首相最核心的立場堅守。可讓特蕾莎·梅沒有想到的是,作為自己與歐盟艱難談判的結果,多達600頁的脫歐協議文本擺到本國議會桌面上時,首輪投票就遭遇到了432張否決票對202張贊成票的悲慘結果。更讓梅首相想不通的是,自己精心修改的脫歐“B計劃”同樣在接下來的兩輪議會錶決中被活活拍死。按照《裏斯本條約》第50條的規定,“任何成員國可以根據本身的制憲要求,決定退出聯盟”,同時退出時間為兩年。這樣,在3月29英國正式“脫歐日”到來但脫歐協議卻懸而未決窘態下,梅首相又硬著頭皮與歐盟談判要求延長脫歐時限,歐盟也做了壹個順水人情,將英國脫歐日期延後到了今年的10月31日。
來自議會344張反對票對286張贊成票的第三輪脫歐協議錶決結果盡管讓梅首相感覺到了願景非常不妙,但在第四次錶決前她同樣願意賭壹把,甚至錶示無論結果如何自己都會公佈辭職計劃。的確,在最新修改的脫歐協議中,梅首相加進了比如“二次公投”、“臨時關稅同盟”等反對黨願意看到的妥協條款,然而,同樣讓梅首相詫異的是,無論是自己身後的保守黨還是遠在朝野的工黨,都眾口壹詞地給脫歐新協議潑來了刺骨的涼水,道理很簡單,保守黨不贊成“二次公投”,甚至其核心領袖安德裏亞·利德索姆以請辭相威脅,而工黨更是不相信特蕾莎·梅還能繼續站在首相位置上推動著“二次公投”的順利啟動與展開。
不錯,敏感而紛擾的脫歐難題曾不止壹次地將特蕾莎·梅個人政治生涯推到險象環生的地步。為了能夠清除“脫歐”談判中的障礙力量,梅首相在執政不到壹年時便信心滿滿地宣佈提前舉行大選,但結果是雖然保守黨保持了議會第壹大黨地位,可未能獲得半數以上議席,特蕾莎·梅組閣出現危機;幸運的是,北愛爾蘭民主統壹黨接受了特蕾莎·梅拋出的橄欖枝,兩黨聯手組閣成功,特蕾莎·梅得以化險為夷,但由此引發了保守黨內部的分裂以及對特蕾莎·梅權威的質疑。果然,去年年底,保守黨宣佈啟動針對特蕾莎·梅的不信任投票 ,特蕾莎·梅贏得微弱優勢僥幸過關,繼續留任保守黨黨領袖及英國首相。按照黨規,保守黨不能在此後12個月內再度挑戰其領導地位,可更多的保守黨議員還是希望特蕾莎·梅提前下臺,並且組成了所謂的“1922委員會”準備討論修改黨規將特蕾莎·梅拉下馬來。禍不單行。今年年初,工黨對現任政府發起不信任投票,特蕾莎·梅再壹次以贊成者多出19票而險勝。然而,到了第四輪脫歐協議投票前夕,繼安德裏亞·利德索姆辭職讓特雷莎·梅完全失去黨內挺己希望之後,保守黨內要求梅首相辭職的呼聲壹浪高過壹浪,嚴峻的政治壓力之下特蕾莎·梅最終做出了提前辭職的決定。
應當說脫歐帶給特蕾莎·梅的並不僅僅只有個人政治生涯的風雨飄搖,其統領的保守黨政局也是橫生變故。數據統計,特蕾莎·梅擔任首相以來,有多達36位保守黨官員選擇了辭官棄職,其中有21人因為在脫歐問題上與梅首相發生分歧而離開,而最重要的人物無疑就是外交大臣鮑裏斯·約翰遜以及保守黨的下院領袖安德裏亞·利德索姆。不僅如此,前不久舉行的英格蘭與北愛爾蘭地方選舉中,保守黨失去了1334個議席,創下1995年以來最差戰績。
因為脫歐壹直未能分出個子醜寅卯,民心不安之下的英國的社會治安局面也進入極度微妙時期。特蕾莎·梅上臺的第二年,英倫三島竟然遭遇了4次恐怖攻擊,成為英國歷史上恐怖事件發生最多的壹年,而且個個事件傷亡慘重, 2017年因此成為英國“最受傷”的壹年。同樣,脫歐願景的動蕩不定也讓英國經濟如履薄冰。數據顯示,特蕾莎·梅執政以來,英國經濟可謂每況愈下,2016年和2017年GDP增長1.8%,而2018年僅拿到1.4%的增長收成,創下六年來最小增幅。據美國非盈利性研究機構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的研究報告,英國在2000至2007年間的生產率增長率為2.2%,但在2010至2017年間卻降至僅為0.5%,而2017-2018年只有0.2%。雖然因為法定“脫歐日”到來之前企業大量囤貨導緻了今年首季環比增長0.5%的不錯成績,但更多人認為這樣的態勢不會長久。按照普華永道的預計,今年英國經濟增速為1.6%,並將從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滑落到第七大經濟體。
作為繼畬契爾夫人之後英國歷史上的第二位女首相,特蕾莎·梅同樣有著“鐵娘子”的稱號,甚至其在嚮英國女王匯報工作時錶示希望自己能像畬契爾夫人那樣執政時間達11年。的確,盡管壹直受到脫歐的睏擾,但特蕾莎·梅還是使出全身力氣企圖在更多方面錶現出更大建樹,包括揮下第壹闆斧造潛艇、直言將加倍投入以打敗恐怖主義,以及大幅改組內閣人事為脫歐鋪路等。更值得關註的是,盡管經濟增長並不十分景氣,但去年英國國內就業率卻升至76.1%這壹近50年來的最高水準,同時英國勞動者實際收入增長1.5%,創下十年來最大增幅。然而,“脫歐”的未果最終讓特蕾莎·梅還是失分不少。最新民調顯示,57%的英國人不認可特蕾莎·梅的工作,其公眾認可度跌至上任以來最低水準。
“未能完成脫歐,對我而言將永遠是個遺憾”,這是特蕾莎·梅宣佈辭職決定後對英國民眾作出的真情告白;“感謝她對國家、對保守黨的堅忍付出”, 這是新首相夯人選、前外交大臣鮑裏斯·約翰遜對特蕾莎·梅發出的激情褒獎。對於特蕾莎·梅而言,是否完成脫歐任務也許並沒有她本人想象的那麽重要,更重要的是她應該明白定會有後來人將其肩上旗幟繼續領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