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進入“融漲”模式 納指市盈率創15年新高 美聯儲陷兩難境地
作者:互易市場來源:www.change888.com 時間:2020-07-23 10:11:12
盡管大多數美國人仍在努力避免疫情的蔓延,但是金融市場卻呈現另外壹片景象,投資者紛紛湧入那些高科技股票,因為這些公司被認為受經濟災難的風險最小。
巨量資金湧入使得美國最大的五只股票在標普500的市值佔比從此前的12%飆升至25%附近,同時納指的市盈率創15年最高水準。
分析人士錶示,當前環境有可能出現所謂的融漲,即不想錯過股市上漲機會的投資者蜂擁進入股市——而不是經濟基本面有所改善,從而不可避免地導緻股市重挫。
但是這可能讓美聯儲陷入壹個尷尬的境地,壹方面美聯儲的刺激措施稍有放緩可能導緻股市從融漲轉為“融毀”,但是持續巨量的寬松可能導緻通脹飆升,這使得美聯儲偏離了最初的政策目標。
巨量資金湧入科技股,納指市盈率創15年新高
現在買進美國股市意味著要為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公司每1美元的收益支付大約23美元,這是10年來的最高水準。
納斯達克指數的市盈率為34倍,是15年來的最高水準。這些數字異乎尋常地偏嚮於那些投資者爭相買入的大公司——美國五大股票——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和facebook——現在佔標普500總市值的近四分之壹,而2015年這壹比例約為12%。
五巨頭中市盈率最低的約為30。微軟公司的市盈率為37,是20年前網路經濟鼎盛時期以來的最高水準。
盡管如此,其他壹些公司也參與了這股熱潮。尚未進入標準普爾500指數的特斯拉公司的市盈率為10000倍。
股市的泡沫可能將持續壹段時間
這些估值都是基於已經公佈的收益。投資者願意支付這麽多,因為他們認為未來的收益會更好。但就整個市場而言,誰也無法預測未來的盈利,因為有創紀錄數量的公司認為願景太不確定,無法嚮投資者提供盈利預測。
資產管理公司古根海姆投資公司(Guggenheim Investments)首席投資官斯科特·米納德(Scott Minerd)錶示:“看起來就像我們在90年代後期經歷的泡沫。”
他補充說,這並不壹定是現在就出手救市的理由。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當時警告過的“非理性繁榮”發生在1996年,距股市達到頂峰還不到三年。
米納德錶示:“泡沫的性質是它們會持續很長時間,很難預測何時結束。最終,股市可能會賺到更多的錢。”
對於專業投資者來說,即使在股價高企的時候,也很難置身事外。如果他們錯過了今天的收益,他們可能會在市場轉嚮之前失去客戶。
對看漲者來說,有壹些合理的方法可以證明估值的膨脹。在可預見的未來,美聯儲可能會將利率維持在極低水準,同時買入資產,以防止經濟危機蔓延至公司債、抵押貸款和美國國債市場。這些措施消除了股票價格的許多風險,減少了固定收益投資的競爭。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 Corp.)首席投資策略師利茲·安·桑德爾斯(Liz Ann Sonders)認為,這可能並不能完全解釋這壹切。對她來說,當前的環境讓人想起了20世紀投資界偶像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的壹個著名公式:牛市誕生於悲觀情緒之上。他們在懷疑中成長。他們因樂觀而成熟。他們死於狂喜。Sonders說:“這四句話中沒有基本的術語,沒有任何關於估值、盈利增長、GDP或零售銷售的內容。我認為沒有比這更好的描述了市場周期是如何運作的。
這完全取決於投資者的心理。”
部分分析師認為美股進入了“融漲”模式,短線交易者加劇了這壹局面
就目前而言,這種心態是分裂的。質疑的聲音不絕於懷,尤其是在專業人士當中。QMA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埃德·基恩(Ed Keon)問道:“如果妳在今年早些時候說,疫情將導緻全球大流行和嚴重衰退,妳認為股價會保持現在的水準嗎?”QMA是PGIM Inc.旗下管理系統性定量股票和全球多元資產策略的部門。
但今年美聯儲和美國國會的貨幣刺激政策也不容忽視。Keon說:“我們對承擔過多的股權風險非常謹慎。”“但鑒於正在醞釀的大量刺激措施和強勁的勢頭,我們也不願採取非常悲觀的立場。”
當市場在不確定的經濟和收益數據面前走高時,最直接的原因通常是專業的動量追逐者和跟蹤定量信號的對沖基金。但他們並不是這裏唯壹的玩家。佔據優勢地位的是數量龐大的短線交易員隊伍,他們利用的是壹個沒有傭金的經紀人的新世界,而且可能沒有辦法支配他們的時間和可支配收入,因為許多體育和其他娛樂項目仍處於禁閉狀態。
彭博資訊(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拉裏·塔佈(Larry Tabb)錶示,2020年短線交易約佔美國市場交易量的18.5%。這比十年前的10%還要高,並且接近對沖基金所產生的交易量份額。7月9日,Citadel Securities執行服務主管Joe Mecane錶示,在市場上最活躍的日子裏,短線交易份額可能激增至25%。
這可能會導緻對於那些持守古樸觀念的投資者感到更加沮喪。在股市中,基本面應該是最重要的。至少是暫時的。
對富國銀行(Wells Fargo)策略師Anna Han及其同事而言,當前環境有可能出現所謂的融漲,即不想錯過股市上漲機會的投資者蜂擁進入股市——而不是經濟基本面有所改善,從而不可避免地導緻股市重挫。正如她所描述的那樣:“這種繁榮,正是投資者尋求風險的行為,有點超出了自己的預期。當它出現的時候,妳不確定它能持續多久。但妳知道,這更像是壹種不穩定因素推高股市,而不是股市的積極、鼓舞人心的舉動。”
融漲的問題是,他們有壹種習慣,緊隨其後的是融毀。例如,如果國會對下壹輪經濟刺激計劃的行動比預期的更慢或更吝嗇,可能會引發失望情緒。或者,這可能只是市場情緒風嚮的突然轉變,而無法解釋。
美聯儲處於壹個尷尬的境地
這種情況也讓美聯儲處於尷尬的境地。央行的貨幣杠桿旨在推動和拉動就業,防止通脹過熱或過冷。股市上漲可能有助於實現這壹目標,但不應成為首要目標。米納德是為美聯儲提供金融市場建議的委員會成員,他回憶了最近壹次小組會議。
他錶示:“我不認為他們確定是否應該將其視為泡沫。”他說:“會議上有壹句我覺得很有趣的話:‘我們怎麽知道這是不是泡沫?答案是:在股市崩盤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