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成效初顯
作者:管理員來源:www.change888.com 時間:2018-08-16 00:00:00
隨著監管部門不斷紮緊制度的籠子,“嚴監管”深入人心,杠桿高企、脫實嚮虛等金融風險得到了初步遏制。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需要金融領域精準應對,處理好防風險與穩增長的關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金融風險由發散轉嚮收斂
近日,南京鋼鐵又壹次獲得2022年卡達足球世界杯體育場館建設項目用鋼1893噸,目前該項目已經纍計採購南鋼產品8408噸。南鋼產品在世界舞臺展現實力的背後,離不開債轉股助力下的發力轉型。隨著債轉股項目首期30億元資金到位,南鋼的資產負債率從壹度超過80%降至2017年的60%。輕裝上陣的南鋼加速在節能環保、智能制造、網際網路+等方嚮多元發展,2017年凈利潤同比增幅達800%。
南京鋼鐵的可喜轉變是我國去杠桿成效的壹個縮影。近年來,“杠桿率過高”壹直被視為金融風險的壹大隱憂:壹些高杠桿企業盈利能力衰退、償債壓力增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攀升;影子銀行風險暗藏,壹些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風險領域。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要善於抓主要矛盾,優先處理最可能影響全局、威脅整體的問題。由此,在推動去杠桿的過程中,金融管理部門優先推動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降低杠桿率,以優化杠桿結構。
數據顯示,2018年壹季度杠桿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個百分點,企業部門杠桿率比上年同期低2.4個百分點,政府部門杠桿率同比回落0.7個百分點。
得以初步遏制的不只是過快上升的杠桿率,資金脫實嚮虛、交叉金融野蠻擴張、非法集資等金融亂象已大為收斂。
截至5月末,銀行業在保持12%以上信貸增速的同時,總資產規模少增20多萬億元;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以來已有5000余家從業機構退出,壓降不合規業務規模4000億元;今年壹季度新發非法集資案件1037起,涉案金額269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6.5%和42.3%。
在前期的不懈努力下,當前金融形勢總體嚮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成效初顯。8月初,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的第二次會議給當下金融風險形勢作出了判斷:金融風險由發散狀態嚮收斂狀態轉變。
直面風險難題穩妥“拆彈”
金融是中國經濟的保障之基,“防範金融風險”近年來在中央重要會議上被屢屢提及。金融監管部門直面問題,根據不同領域、不同市場金融風險情況,出臺針對性較強的法規辦法。
數據顯示,2017年,銀行業重點推進70多項補短闆項目,已完成48項,今年又新提出40多項;保險業去年以來修訂出臺規章和規範性文件60多項。
“強監管”不光體現在政策密集推出,更著力在落地執行。上半年,銀保監會共處罰銀行業金融機構798家、罰沒14.3億元;處罰責任人962人,取消175人壹定期限直至終身的銀行業從業及高管任職資格。
“過去監管壹出臺新政策,我們就趕緊研究對策繞過監管;現在是抓緊時間整改,以免監管處罰。”壹位券商機構人士錶示,這兩年金融機構合規意識普遍增強,“嚴監管”已在金融從業人員心裏紮下了根。
化解風險需分類施策。針對房地產貸款、地方政府債務等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監管部門壹方面設定監控指標、加強規範,壹方面督促金融機構加大撥備和準備金計提力度,提升應對風險沖擊的能力;針對不法分子控制的金融集團等“惡性腫瘤”,監管及時出手,實施“外科手術”;針對網際網路金融風險、資管新規落地執行,監管則合理安排過渡期,有計劃、分步驟,漸次達成目標。
“金融業內部層層嵌套、自我循環,必須充分考慮機構和市場的承受能力,在保持國民經濟列車平穩運行中拆除‘炸彈’,防止出現‘處置風險的風險’。”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說。
面對挑戰更應積極穩妥精準應對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已經取得壹定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金融領域面臨壹些新問題新挑戰。
國有企業、地方債務隱憂仍存,杠桿結構有待優化;公司治理體系改革不到位,金融監管短闆不容忽視;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專項整治工作尚未完成……
正如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所言:我國經濟尚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時期,長期積纍的金融風險進入易發多發期,外部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多,需要積極穩妥和更加精準地加以應對。
精準應對風險,需要把握好貨幣總閘門,引導好金融“活水”的流嚮。既做到抑制風險的積纍,又要引導去嚮資金薄弱的“窪地”。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錶示,“穩金融”的核心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準,形成實體經濟與金融之間的良性互動。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既是壹場攻堅戰,也是壹場持久戰,不能忽視長效機制的建立。專家錶示,要進壹步深化金融和關鍵領域的改革,健全地方政府債務融資體制,完善金融企業公司治理結構,建立防控房地產政策調控機制等外匯開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