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匯市場的形成
作者:管理員來源:www.change888.com 時間:2018-04-19 14:24:29
我國自建國後,外匯市場的形成與國內經濟體制演變保持高度壹緻性。在改革開放前我國外匯市場基本處於初始階段。
1949~1952年我國外匯多為“僑匯”。僑匯指海外華僑寄回國內贍養家屬的匯款,是我國初期外匯匯率的主要工具。
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發行統壹的貨幣人民幣之初,由於人民幣沒有規定含金量,人民幣匯率的確定基本按照“物價對比法”來確定,直到1950年7月8日,隨著經濟秩序的逐步恢復和全國財經統壹制度的建立,人民幣才開始實行全國統壹匯率,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公佈。
在當時國際環境下,由於國際上的市場封鎖,僑匯是當時我國外匯的主要來源。據中國銀行統計,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這壹階段,雖然受到種種限制,僑匯收入仍達到1億美元左右,而1951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僅為0.45億美元。因此,在當時的匯率政策中也就壹直存在著“鼓勵僑匯”這壹條。
這壹局面到了1953年後才有了轉變,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對外貿易由國營對外貿易公司專管,外匯業務由中國銀行統壹經營。與之相適應,當時人民幣匯率是官方制定的固定匯率,只是作為編制計劃和經濟核算的標準,保持了穩定的方針,只在外國貨幣貶值或升值時作相應調整,人民幣匯率與對外貿易聯系並不密切。
為此,人民幣匯率主要用於非貿易外匯兌換的結算上,也就不存在浮動的需要。從l955年3月起新幣代替舊幣,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幣匯率在近16年時間裏基本保持為2.4618人民幣/美元的水準。
到了1973年3月,佈雷頓森林體系徹底解體,西方國家普遍實行了浮動匯率制。為了避免西方國家通貨膨脹及匯率變動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我國也開始改變過去固定匯率的做法,在計算人民幣匯價時,採用了盯住加權的“壹籃子”貨幣的辦法,主要選用與我國外貿有密切關系的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組成“貨幣籃子”,並根據不同時期的情況加以變動。
在當時美元危機不斷發生且匯率持續下浮的狀況下,人民幣匯率呈現快速升值態勢。在1972年人民幣匯率偏離2.46人民幣/美元後,並於l980年達到1.5元人民幣/美元的歷史高點。
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進入正式發展階段,並形成了以銀行間市場為核心的外匯交易體系。我國現代外匯市場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1994年1月1日,我國取消雙重匯率制,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實行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壹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1994年4月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正式營運,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成立。初期,銀行間外匯市場僅有外匯即期交易業務。2005年8月,銀行間外匯市場正式推出了人民幣外匯遠期,2006年4月推出了人民幣外匯掉期,2007年8月上線了貨幣互換,2011年4月上線了外匯期權,倫敦金交易平臺至此,我國外匯衍生品市場已形成了由遠期、掉期、貨幣互換以及期權四類產品組成的結構體系。改革開放以來的外匯市場主要經歷了外匯調劑市場階段、銀行間市場初級階段、銀行間市場發展階段三個階段,目前正處於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的發展新階段。
改革開放後的外匯市場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壹)第壹階段(1979-1994):外匯調劑市場階段
改革開放後,我國從1979年起實施外匯留成制度。外匯留成制度是指,創匯企業在出口創匯後被強制結匯,除外資企業和部分國內企業外,企業和居民的經常賬戶所得的外匯收入必須售給指定銀行,企業按壹定的比例留存外匯,其余外匯歸屬國家。外匯留成制度是計劃經濟的手段,是在為擴大我國出口創匯、支援國家集中使用現匯資金、紓解外匯資金短缺睏難的歷史背景下的產物。
從銀行層面看,當時銀行結售匯頭寸受監管部門管制,當日盈余或不足部分必須及時拋補,不能超限。為了實現頭寸調劑,1980年起開辦銀行間的外匯額度調劑,允許銀行之間以壹定價格拋補頭寸,並對調劑價格設定波幅限制。為實現外匯調劑,1985年深圳設立首個外匯交易所,1988年上海創辦首家外匯調劑公開市場,這些外匯調劑市場並稱為外匯調劑中心,至1993年底,全國外匯調劑中心多達108家。但由於各家外匯調劑中心並不聯網,當時的外匯市場面臨著市場分割、價格差異化等問題,市面上存在多重匯率,阻礙了市場的正常發展。
在外匯調劑市場階段,外匯交易市場化程度相當有限,企業、銀行的行為對外匯供求關系均影響不大,當時並不存在真正的外匯市場。
(二)第二階段(1994-2005):銀行間市場初級階段
1994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壹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外匯留成制度取消,轉而實行結售匯制度。 民幣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並軌,官方匯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幣/美元大幅貶值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幣/美元,並實行單壹的有管理浮動匯率制,改變了以行政決定或調節匯率的做法,利用市場機制對匯率進行調節。
對企業而言,其經常項目下的收入及用匯需求的審批被放松,但對資本項目下的外匯收支仍然嚴格管制。企業有了壹定的保留現匯的自主權。
銀行層面,統壹的銀行間外匯市場正式建立,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為各外匯指定銀行相互調劑余缺和清算服務。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國家外匯管理局對市場進行監督管理,所有頭寸調劑都必須通過銀行間外匯市場進行,不允許場外交易。定價方面,銀行以中國人民銀行每日公佈的人民幣對美元及其他主要貨幣的匯率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之內自行掛牌公佈匯率。此舉形成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匯率形成機制,規範了銀行之間結售匯頭寸的調劑,外匯市場因此成為單壹的集中競價交易市場,其深度和廣度均得以拓展。
此後,我國又關閉了外匯調劑中心,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買賣全部納入銀行結售匯體系;並對境內居民個人因私用匯大幅度提高供匯標準,擴大供匯範圍,超限額貨超範圍用匯。其間,人民幣匯率小幅升值為8.3兌1美元。在此之後,匯價固定在8.28兌1美元,上下浮動的幅度很小。
即使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匯率也頂住壓力,保持了貨幣穩定的態勢。
(三)第三階段(2005-2015):銀行間市場發展階段
2005 年7 月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根據《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壹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對企業而言,其買賣外匯的自由度進壹步提升,隨著監管當局不斷放寬條件,企業和個人擁有更多保留和使用外匯資金的自由,結售匯行為在壹定程度上體現市場預期和需求。2008年4月,強制結售匯制度取消,企業賬戶限額和個人購匯額度擴大。
銀行層面,央行對各銀行的結售匯周轉頭寸管理改為綜合頭寸管理,結售匯綜合頭寸限額的管理區間變成下限為零、上限為外匯局核定的限額,銀行體系的結售匯綜合頭寸總限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而在銀行間市場上,詢價交易模式誕生,並代替競價交易,成為市場主導。2006年,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頒佈的有關規定,正式引入做市商制度。我國外匯市場同時具備了指令驅動和報價驅動兩大模式。此後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主體範圍不斷擴大,尤其是我國加入WTO後,外資銀行逐步進入,外匯市場的競爭新格局開始形成。此外,外匯市場技術層面也獲得進展,電子網路和信息科技加強了市場配套設施建設,外匯市場電子交易系統成功上線,為日常交易、信息傳遞、監管監控等提供了便利。
但外匯市場運行情況依然不夠理想。首先,外匯市場的活躍程度不強,外匯交易中心的日均外匯交易額較低,低於國際壹般水準。其次,外匯市場對匯率的形成作用不大,匯率的市場化程度不高。
第三階段的外匯市場仍在發展進程中,在制度性建設方面取得了壹定成果,但在市場活躍程度和定價方面仍有不足。
自2005年匯改以來,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其中,2005年推出人民幣外匯遠期交易、2006年推出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2007年推出人民幣外匯貨幣掉期交易、2011年推出人民幣外匯期權交易。目前銀行間外匯市場已具有即期、遠期、掉期、貨幣掉期和期權等衍生產品。從交易情況看,銀行間外匯市場的結構也趨於優化,匯率衍生品交易量在人民幣外匯市場中的佔比連續五年保持上升勢頭。2015年上半年,以掉期為主的外匯衍生品交易約為3.72萬億美元,佔銀行間外匯市場成交量的50.7%。
(四)第四階段(2015-):人民幣國際化背景下的發展新階段
第四階段的外匯市場發展在人民幣國際化的時代背景下展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自2007年6月首支人民幣債券登陸香港後便持續進行,近年來呈加速態勢。人民幣國際化的目標是使人民幣成為能夠跨越國界、為國際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及儲備的世界貨幣。進壹步完善、健全我國外匯市場,對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有重要意義。
2015年8月,中國央行啟動新壹輪匯率改革。8月11日,中國央行宣佈,即日起將進壹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中間價將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將相當程度上與美元脫鉤,匯率決定的市場化程度提高。2016年10月1日,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之後的又壹個國際儲備貨幣,並成為其中唯壹的新興經濟體貨幣。人民幣正式入籃也被各方視為中國資本賬戶開放和金融改革的新起點。
從目前的政策指嚮概括並推測,未來我國外匯市場的發展方嚮包括:進壹步完善匯率決定機制,人民幣在未來幾年實現自由浮動;簡政放權,繼續放松對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管理限制,例如加快資本賬戶的開放等;為跨境資金流動提供制度安排及保障等。人民幣國際化事關國家戰略,作為相關產業,外匯市場的市場化水準也將有質的飛躍,市場參與主體進壹步擴容,市場活躍程度有望繼續提高。我國外匯市場的發展將迎來新階段。
我國外匯市場分為兩個層次:第壹個層次是銀行與客戶之間的零售市場,企業和個人客戶在該市場辦理結售匯業務;第二個層次是銀行間的外匯批發市場,各銀行通過外匯交易中心的平臺進行外匯交易,平衡外匯資金頭寸。從市場規模來看,銀行間外匯市場的規模更大,約為零售市場交易量的兩倍多。根據國家外匯局公佈的數據,2015年上半年,銀行間市場交易量為零售市場交易量2.59倍。
目前,銀行間外匯市場參與者包括銀行、財務公司、基金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及企業集團。銀行包括大型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境外銀行(境外清算行)、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農村信用聯社以及村鎮銀行。截至2015年6月底,銀行間外匯市場共有人民幣外匯會員488家,外幣對會員132家,外幣拆借會員248家。其中,人民幣外匯即期做市商30家、遠期和掉期做市商27家,外幣對做市商16家。
根據2015年上半年的交易數據,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即期交易主要集中在美元對人民幣交易,佔比93.71%;在非美元交易中,主要是歐元、日元、星加坡元和港幣,佔比分別為1.79%、1.35%、1.55%和0.65%。在遠期和掉期市場,絕大部分均是人民幣美元交易。在外幣對交易中,USD/HKD以及EUR/USD佔比最多,分別佔比56%以及30%。目前,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已推出九個貨幣對的直接交易,但受客盤需求和銀行內部風險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市場上的交易幣種集中度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