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刊文: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必將浩蕩前行

作者:互易市場來源:www.change888.com 時間:2018-11-21 09:08:43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於紛繁時勢中洞察歷史規律、指明前進方嚮,再壹次把開放合作、共同發展的美好願景展現在世人面前。

  壹、歷史大勢必將浩蕩前行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促進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嚮縱深發展,實現全球資源優化配置,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今天的經濟全球化,不是誰想開始就開始、誰想結束就結束的,也不是誰想開倒車就能逆轉的。

  15世紀以降,隨著地理大發現和新航路的開辟,世界主要大陸之間相對隔絕的狀態被打破,不同地區的人們相互交往日益緊密。地理大發現開拓了新的市場,引發了商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本對利潤的追求要求生產盡可能多的產品,這又刺激了技術進步,促成了工業革命。19世紀3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第壹次工業革命。商品的輸出和對原材料的需求,迅速將世界市場連結在壹起。各國的生產要素在世界市場上得到配置,打破了生產和要素流動的地域界限。正如《共產黨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樣,“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所準備好的世界市場”,“壹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第壹輪經濟全球化就這樣開啟了浩浩蕩蕩的人類歷史發展大勢,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更為充分的伸展。

  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科學和技術相結合為特徵、以電力為核心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勃興,催生了電力工業、化學工業等新興工業部門,培育了汽車、飛機等交通運輸工具的制造,電話等新通信手段也開始廣泛應用。此時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壟斷階段,資本輸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爭奪進入白熱化,到20世紀初,全世界被瓜分完畢。第二輪經濟全球化以排山倒海之勢推進,將落後國家和地區壹片片卷入其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第三次工業革命應運而生。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和平與發展逐漸成為時代主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以信息技術、空間技術、原子能、生物專案等為主要標誌,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井噴式湧現出來。社會生產力迎來又壹輪革命性變革,信息、資本和商品在國際間的流動加快。強勁的第三輪經濟全球化浪潮,促進了貿易大繁榮、投資大便利、人員大流動、技術大發展,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惠及世界各國,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中國並不是從壹開始就搭上經濟全球化的快車。1840年,英國國內鐵路網建成之年,於中國卻是屈辱與傷痛的鴉片戰爭之時。那個年代,英國將工業品輸出到殖民地印度,把印度種植的罌粟做成鴉片走私到中國,再用罪惡的鴉片貿易賺的錢從中國購買茶葉、生絲等產品。此後,在上百年的苦難史中,中華民族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於從歷史車輪的碾壓下站了起來,繼而嚮富起來、強起來進發。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抓住了經濟全球化蓬勃發展的機遇,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創造了世界矚目的“中國奇跡”,也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來自五大洲的3600多家企業參展,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來了200多家,超過40萬名的境內外採購商前來“買買買”,纍計意嚮成交578.3億美元。熠熠生輝的“四葉草”——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展現出壹個開放自信的中國,也將參展各國更加緊密聯接在壹起,為世界帶來好運、帶來機遇、帶來福祉。

  盡管經濟全球化帶給人類的不都是“糖與蜜”,也有“血與火”,但全球化打通了世界經濟的“任督二脈”,把人類社會前所未有地緊密聯系在壹起。關起門來朝天過的日子壹去不復返,經濟全球化已是不可阻擋的歷史大勢,它不依人的意誌為轉移,順之則昌盛,逆之則衰亡。

  二、善於在紛繁復雜的局勢中把握規律

  也曾低吟徘徊,幾度高歌猛進,壹路奔流不復回的經濟全球化大潮,如今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發展較為平緩的航段。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革會催生新的機遇,但變革過程往往充滿風險挑戰,影響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穩定不確定乃至不利因素凸顯。

  壹是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帶來陣陣寒流。當前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但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永續發展的動能依然不足,增長新舊動能轉換尚未完成,全球經濟復蘇與增長乏力。國際格局深刻演變,全球治理體系加快變革,但發展失衡未有根本改觀,治理滯後於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冷戰思維和霸權主義陰魂不散,地緣政治沖突和局部戰爭此起彼伏,恐怖主義、難民危機、氣候變化等非古早安全威脅持續蔓延。

  二是經濟全球化多年積纍的矛盾風險湧動沈沈暗流。最近壹輪經濟全球化帶來了經濟大發展,也帶來了問題大積纍。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增長和分配、資本和勞動、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更加突出,貧富差距、南北差距日益凸顯。有西方學者感慨,“過去幾十年的經濟全球化導緻財富日益嚮少數人集中,僅能坐滿壹輛倫敦雙層公共汽車的全世界最富有的85個人,他們所擁有的財富竟然與佔地球總人口壹半的最貧窮的35億人所擁有的財富相等”。壹些國家還憑借科技、經濟優勢,在輸出資本的同時,不遺余力地輸出西方價值理念和制度模式,在各地搞“顏色革命”,以“教師爺”身分鼓動開發中國家搞私有化自由化,有的國家“中招”後陷入政治內亂、經濟停滯的泥潭。

  三是壹些國家掀起保護主義、單邊主義股股逆流。新興市場國家和壹大批開發中國家快速發展,貢獻了全球GDP增量的壹半以上、世界商品和服務出口增量的1/3以上。壹些發達國家陷入焦慮和恐慌,民粹主義和保護主義擡頭,把國內問題歸咎於外部沖擊,實行反全球化的單邊主義政策,四處挑起貿易沖突,使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沖擊。

  經濟全球化曾經是人們心目中“阿裏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壹些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面對紛繁復雜的局勢,究竟如何看待經濟全球化中的矛盾和問題,穿透迷霧,把握規律和大勢?

  必須看到,事物總是作為矛盾統壹體而存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鮮花與荊棘同在。壹方面,經濟全球化演化到現在,在全球範圍內建立的新的國際分工體系,已形成緊密聯系的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將各個國家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聯結在壹起,國際合作關系更為深入,全球經濟也越來越成為真正的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無論經歷什麽樣的迂回曲摺,它終究會按照自己的規律嚮前發展。把睏擾世界的問題簡單歸咎於經濟全球化,搞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不符合歷史潮流。自我封閉只會失過身界,最終也會失去自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

  另壹方面,經濟全球化和所有事物的發展壹樣,也有壹個不斷完善的客觀歷史過程。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緊密結合在壹起,在資本的推動下社會生產力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世界範圍內不斷擴張,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也必然擴展到世界範圍。在這壹過程中被卷入全球化的許多國家烙印著被侵略、殖民、控制、不公平貿易等慘痛而深刻的歷史記憶。這樣壹種經濟全球化,不僅帶有槍炮開道、實行經濟掠奪的“原罪”,還促使生產社會性與資本積聚集中的矛盾更加尖銳,擴大了發展不平衡的社會鴻溝。今天我們所面對的,就是要解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不公正不合理問題,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多地釋放正面效應,進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的新階段。

  世界那麽大,變化那麽快,風險那麽多,越是面臨全球性的挑戰,越需要合作應對。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莫爾茲比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的主旨演講中鮮明指出,問題本身並不可怕,關鍵是採取正確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走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老路,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加劇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在問題面前,各國應當在開放合作中積極尋求更多發展機遇、更大發展空間,積極尋求如何更好推進全球化、如何讓全球化真正造福全球。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遭遇寒流、暗流、逆流,但改變不了主流。中國舉辦進博會恰似壹泓清流,以實際行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支援經濟全球化,彰顯了中國主張、中國貢獻。

  三、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是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

  沈舟側畔仟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弱肉強食、贏者通吃是壹條死胡同,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才是人間正道。

  猶記得2017年初,就在壹系列“黑天鵝”事件使世界風嚮發生轉變,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不少人發出“世界怎麽了”的疑問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鮮明指出,不能壹遇到風浪就退回到港灣中去,那是永遠不能到達彼岸的,“我們要堅定不移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實現互利共贏”。此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種國際場合壹再闡明,中國的立場沒有變: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嚮發展。在首屆進口博覽會主旨演講中,他進壹步強調,人類社會要持續進步,各國就應該堅持要開放不要封閉,要合作不要對抗,要共贏不要獨佔。

  中國倡導的是通往互利共贏的開放合作之道。壹體化的世界就在那兒,誰拒絕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拒絕他。壹部國際經貿發展史,深刻驗證了“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的規律。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豐富的產品、充沛的資本、寶貴的合作機會,始終是全球共同開放的重要推動者。13億多人口的中國主動擴大進口,預計未來15年,進口商品和服務將分別超過30萬億美元和10萬億美元。在進博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還宣佈了激發進口潛力、持續放寬市場準入、營造國際壹流營商環境、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推動多邊和雙邊合作深入發展等進壹步擴大開放的重要舉措。這些充分說明,中國敞開懷抱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面嚮世界、促進共同發展的長遠考量。

  中國倡導的是通往活力增長的創新變革之道。世界經濟面臨的根本問題是增長動力不足。如今,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時代浪潮奔騰而至,如果我們不應變、不求變,將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個時代。中國深深懂得“創新是第壹動力”的道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正是在創新變革中闖出了壹條成功發展道路,以技術創新為動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加快構建開放型、創新型經濟發展體制,為世界經濟註入強勁的動能。現在中國正在大力建設“數字中國”,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領域收獲壹批創新成果,分享經濟、網路零售、移動支付等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湧現,深刻改變了老百姓(57.900, 0.00, 0.00%)生活。目前,中國已進入世界智慧產權組織2018年創新指數前20名,創新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主驅動力。放眼未來,中國敏銳洞察新壹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積極尋求與各國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慧、納米技術等前沿領域合作,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努力突破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瓶頸。

  中國倡導的是通往平衡普惠的公平包容之道。發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讓所有國家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才是最大的公平。那種少數國家獨佔經濟霸權的全球化,精英受益而平民遭殃的全球化,跨國公司賺得盆滿缽滿卻留下貧弱汙染傷疤的經濟全球化,越來越遭到人們的唾棄和反對。前幾年,歐美、亞洲、拉美等地區此起彼伏的反全球化浪潮,以及美國“佔領華爾街”、法國“黑夜站立”等社會運動,發出反思經濟全球化的唿聲。中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唿籲變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主張讓經濟全球化的正面效應更多釋放出來,讓發展更加平衡、機會更加均等,讓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成果。中國歡迎其他國家把握新時代中國發展機遇,搭乘中國發展的“順風車”。本屆進口博覽會期間,中方特意邀請35個最不發達國家的企業參展,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尚比亞的蜂蜜、岡比亞的民族服裝服飾、南蘇丹的手工藝品等,以其獨具特色的風格贏得了眾多關註。

  乘歷史大勢而上,走人間正道緻遠。中國倡導推動的經濟全球化,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下的全球化,是人類攜手走嚮美好未來的光明大道。

  再過壹百年,當人們評述今天的時候,壹定會如是說:那時的中國把握住了歷史的趨勢,摸清了發展的規律,走穩了人間的正道。

(互易市場:www.change888.com)

註冊/登錄代表您已同意《客戶協議書》
  • 掃描下載MT4

  • 掃描下載APP

互易市場快訊-change888.com